至於經濟成長各組成項目,外需方面,本年以來,隨疫苗逐漸普及,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逐漸恢復,亞洲主要經濟體出口較上年同期成長。
加上居民對於災後補助款的各種認知差異,也讓安南區成為地震之後人心浮動的區域另外,也與中、高年級各一個班級協作實驗課程,共同研發教案與教具,探索不同階段學童的防災教育內容及教學方法。
團隊與里長等人協商後,另從社區剛剛試辦的關懷據點著手,帶領居民及社區長輩進行健康活動、手工藝課程,同時加入防災議題,藉由防災地圖、防災包、水平儀(測量家屋是否傾斜)等教學設計,傳達防災減災的資訊,也讓居民在過程中抒發各自的受災經驗,釋放心理壓力。不過一般民眾多半不願意自家牆面遭受破壞,或擔心固定後將不易挪動,造成推行上的困難。而大學參與之後所引進的多元資訊或行動方案,也加深在地住民對防災的認識,甚至擴大對社區樣貌的想像。那時居民剛剛經歷住家扶正灌漿的過程,藉由水泥盆的製作,可以了解土壤液化的嚴重性,以及低壓灌漿到建物基礎地盤下方的補強原理。課程分為心理重建、校園防災應變、校園防災地圖等三大主題,授課時間盡量在半小時內完成,以配合國小上課習慣。
加上居民對於災後補助款的各種認知差異,也讓安南區成為地震之後人心浮動的區域。災害來襲時,一旦有了自主判斷的能力,恐懼與不安能相對降低,讓人盡可能沈著應對各種突發狀況。滿6個月 滿6個月的寶寶體重每日約增加10公克,身體運動較活躍。
副食品種類可以考慮: 穀類副食品,米粉或麥粉等穀類 果汁及蔬菜汁(必須加等量開水稀釋,不必添加任何調味料) 滿4個月 滿4個月的時候,若寶寶的胸圍比頭圍小1公分以上時,則可能是營養不良的現象。此時皮下脂肪開始生長,寶寶看起來較為強壯。滿7個月 滿7個月的寶寶體重每日約增加10公克,下門牙已長出(月齡數減6,其餘數為牙齒數目)。開始時母乳或許分泌不足,新生兒不會吸吮得很好,但繼續給予吸吮可增加乳汁分泌。
在不得已需要以人工哺乳時,餵奶器應全部消毒。此時期寶寶的體重每日約增加20公克以下,4~6月的體重為出生時的2倍。
1~2週後,可添加綜合維他命,若牛奶中營養攝取已足夠則不需添加。滿2個月 滿2個月的寶寶體重每日增加約25~30公克。此時,可餵食米糊、麥糊、蛋黃泥、魚、肉、肝泥等副食品,嬰兒副食品口味以清淡為佳。滿1個月 滿1個月的寶寶體重每日增加35公克左右,增加20公克以下者,應注意是否乳汁吸收不足。
這時期可以添加副食品,由少量開始一次一茶匙,漸漸加多。滿3個月 滿3個月的寶寶身長約增加10公分,體重每日增加約20公克。食物材質可以做成類似馬鈴薯泥或切細餵食,食物軟硬度以舌頭容易碰碎的程度為原則。滿5個月 滿5個月的寶寶體重增加約為每日10~15公克。
讓寶寶接觸新食物時,要從少量開始,再逐漸增加新食物的量、濃度及種類。此時可開始餵食果泥、蔬菜泥等副食品,不限食物種類,只要食材新鮮即可。
若寶寶常常吐奶,則需特別觀察,若有疑慮也可以到醫療院所看診,及時評估和治療。文:簡慧瑛(嬰兒室組長) 一般新生兒準備出院,醫院會給新手爸媽們一本《嬰兒健康手冊》,爸媽們可以參照手冊上的內容為自己的寶貝做成長記錄。
不可二種新食物同時給予,每次只給一種,隔4~7日再給另一種。另外,奶粉應選擇接近母乳的嬰兒奶粉。如果沒拿到或是遺失的爸爸媽媽們看這邊,茂盛醫院嬰兒室整理了寶寶從剛出生到七個月大的發育狀況,和營養注意事項,讓新手爸媽們可以更安心。這個時期,初乳是新生兒最好的營養品。體重比標準少於20%時,建議到門診讓醫師進行評估。此時的頭圍通常比胸圍大。
寶寶這時候開始會邊吃乳邊玩,所以哺乳時間盡量縮短,每天有規律哺乳。醫療人員會給予專業的建議,協助爸媽們能在育兒路上更順利
滿3個月 滿3個月的寶寶身長約增加10公分,體重每日增加約20公克。此時皮下脂肪開始生長,寶寶看起來較為強壯。
此時可開始餵食果泥、蔬菜泥等副食品,不限食物種類,只要食材新鮮即可。這個時期建議每日哺乳5~6次,養成按照時間哺乳的習慣。
1~2週後,可添加綜合維他命,若牛奶中營養攝取已足夠則不需添加。滿7個月 滿7個月的寶寶體重每日約增加10公克,下門牙已長出(月齡數減6,其餘數為牙齒數目)。醫療人員會給予專業的建議,協助爸媽們能在育兒路上更順利。滿5個月 滿5個月的寶寶體重增加約為每日10~15公克。
在此之後,體重每日約增加40~50公克。另外,可以漸漸增加水果汁和蔬菜汁的份量,副食品不可加於主食(牛奶)中餵食。
此期間寶寶易發生吐奶或溢奶的情況,需於哺乳後拍其背部促使寶寶排氣。這個時期,初乳是新生兒最好的營養品。
滿1個月 滿1個月的寶寶體重每日增加35公克左右,增加20公克以下者,應注意是否乳汁吸收不足。滿2個月 滿2個月的寶寶體重每日增加約25~30公克。
另外,奶粉應選擇接近母乳的嬰兒奶粉。在不得已需要以人工哺乳時,餵奶器應全部消毒。不可二種新食物同時給予,每次只給一種,隔4~7日再給另一種。這個時期可以餵食軟質固形食物,例如:土司麵包、魚肉泥、豆腐等。
此時期寶寶的體重每日約增加20公克以下,4~6月的體重為出生時的2倍。若寶寶常常吐奶,則需特別觀察,若有疑慮也可以到醫療院所看診,及時評估和治療。
文:簡慧瑛(嬰兒室組長) 一般新生兒準備出院,醫院會給新手爸媽們一本《嬰兒健康手冊》,爸媽們可以參照手冊上的內容為自己的寶貝做成長記錄。如果沒拿到或是遺失的爸爸媽媽們看這邊,茂盛醫院嬰兒室整理了寶寶從剛出生到七個月大的發育狀況,和營養注意事項,讓新手爸媽們可以更安心。
假如尚未開始給予斷乳補充食品,嬰兒可能會有營養失調的現象,所以建議提早開始給予補充食物。讓寶寶接觸新食物時,要從少量開始,再逐漸增加新食物的量、濃度及種類。